食品安全問題由來已久,盤根錯節,在對政府失望之餘,其實應更慶幸,在我們社會中有一些反省的力量,像屏東這位老農一樣,不屈不撓,不畏惡勢力,主動蒐證揭婚宴場地推介2013發。

食安涉及衛福部、農委會、經濟部、法務部橫向聯繫,而公部門運作的設計本質上是被動單向的,2000mov二千影視 普雷兒3C PSP只是把事情作對,而非作對事情。

同時,以目前立法與行政的運作氛圍,一旦發生事情,急於對社會有交代,會耗在程序的攻防,欠缺一套有效方式,快速聚焦於事件本質。

行政院日前已提出一些特效藥,包括:提高檢舉獎金、加重罰款刑責、窩裡反條款等,應能產生一些遏阻的效果,但畢竟是被動的。

筆者建議,政府應主動出擊,建立食品風險潛勢分析技術,以達到預警的效果。風險潛勢分析是一門成熟的技術,已經廣泛用於核電廠、飛安、金融、政策等複雜決策領域,但在食品安全的應用並不多見。

依現行法令,食品、經濟、農業、環保部門必須例行監測許多資料,包括:農委會產地監測與田間試驗、食藥署後市檢視及總膳食調查、經濟部進出口資料、內政部邊境檢查資料、環保署廢食品流向申報資料等,但這些寶貴資料鮮少跨部門流通使用,進行事件導向系統分析。

目前行政院推動的跨部會食品雲工作甚佳,應加速推動。但是,食品雲不能僅是一些資料庫,必須根據事件需要,以汙染物及食品種類,或以質量流與現金流,建立各種演算法,產生各類風險潛勢分析圖與指標。更重要的事,要主動藉由系統壓力測試,逐漸提昇系統的預測能力,作為制度設計與調整的參考。

筆者進一步建議,參考美國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(CFSAN)將食藥署風險管理部門提昇為食品安全管理中心,增加人力與預算,權責包括:食品雲建置、風險潛勢預測、民眾檢舉處理、檢調蒐證支援、健康風險評估、民眾溝通說帖、食安制度研擬等,作為食安管理工作的整合中心,扮演主動出擊的角色。



9A51A0B08737ADC2
arrow
arrow

    qsqs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